今日全世界環保團體無不致力於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,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(IPCC)在2014年發表報告指出,全球氣候變遷幾乎完全可以歸咎於人類,所以抑制碳排量是全人類的責任。2018年IPCC發布《地球暖化1.5℃》特別報告,指出若希望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.5度內,全球的碳排量必須在2030年前,減少二分之一,並在2050年達成零碳排目標,因此減碳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。
2019年IPCC發布《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》,警告全球超過四分一土地陷入退化危機,人類必須改變使用土地的方式,以應對氣候危機。要減少碳排放,應該由推動綠色生活開始。綠色生活是按照自然的方式過活,令地球生態可持續發展,令人間恢復美好。
佛教是個深具環保意識的宗教,從佛世時,釋迦牟尼佛與諸大菩薩們的言行記載中,都可看出佛教的環保理念。《菩薩睒子經》說,睒子菩薩「履地常恐地痛」,就是一種愛惜環境的慈悲意識。佛教徒的修行,是持戒修定發慧,這是學佛人的生活態度,亦是建立綠色生活的基本條件。
佛教的環保意識,不但注重內在的心靈環保,同時也兼顧外在的生態平衡,而人間佛教也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只關注人的問題。佛教的環保思想,起源於釋迦牟尼佛對「緣起」的覺悟,例如在生活中,我們離不開陽光、空氣、水等資源,在《增一阿含經》卷十,佛陀說道:「園果施清涼,橋樑渡人民,近道作圊廁,人民得休息。」種植華果樹木,得以淨化空氣,保護水源,利人利物,自然能增長功德。佛教環保始於「依正不二」的宇宙心,「眾生一如」的平等心,「因果報應」的善惡心和「共生共榮」的慈悲心。佛教環保運動,有稱作佛教綠色運動、佛教藍色運動,是致力於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,因為佛法明示情與無情都是「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」的同體共生關係。在遷流不息的轉變中,即使極小的塵埃都與環境有微妙的關係,我們對於內心的塵垢,應該要努力消除、轉化,實踐心靈環保,對於外在的污染,也應喚起群體意識,實行生態環保,成就淨化美好的世界,建立人間淨土。
佛教徒的綠色生活,建基於惜福、惜物、惜緣和惜生的生活環保。所謂「惜衣惜食,非為惜財,緣為惜福」,這個道理用之於今日,就是愛護地球,注重環保。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種資源,資源不虞匱乏,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存活。世間萬物互相之間都存有因果關係,用怎樣的方法對待萬物,萬物就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們。就像我們面對著高山,大喊一聲:「啊─」對面的山也會回我們一聲:「啊─」這是相對的概念。大自然的資源雖然能為我們所用,但是一旦過度消耗,自然也會反撲。目前全球已經出現了森林大面積消失、土地沙漠化擴展、濕地不斷退化、物種加速滅絕、水土嚴重流失等生態危機,我們看似渺小,但每一個行動都影響著全人類與宇宙間的互動。所以,如果我們要求得生存,就先要讓萬物求得生存,這就是「惜物」的道理。
日本有位禪師,他盛了一桶水給師父洗腳。師父沒用完,他就把水隨意一倒,師父呵斥他:「你怎麼如此糟蹋萬物的價值!一滴水,可以救活生命;一滴水,可以滋潤枯渴;一滴水,可以成為海洋;一滴水,可以流於無限。你怎麼可以輕易浪費掉呢?」聽了師父的訓誨,禪師汗流浹背;為了記取師父的教誨,他改名為「滴水」,以誌不忘。古語有云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一絲一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」世間上,點滴都是因緣,怎能不珍惜呢?這就是惜福、惜物和惜緣的最好例子。
除了要惜福、惜緣、惜物以外,還要惜生,世間萬物都有生命,我們不能只是愛惜自己的生命,也要愛惜眾生的生命。這個世界沒有其它眾生的存在,就沒有各種成就我們的因緣,「我」也就難以生存了,所以為了讓自己能生存,我們要多多愛惜成就我們生命的各種因緣關係。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戒,就是要我們惜生,進一步護生和救生。
佛陀教我們持戒修定發慧,目的是讓我們過綠色生活,建立自然、環保、健康的生活環境,令眾生生活在人間淨土中。